乍看之下,雷恩·庫格勒的最新電影《罪人》呈現為一部吸血鬼恐怖故事,但其真正的卓越之處在於將觀眾帶到1930年代的密西西比,同時將歷史上被譴責為「惡魔音樂」的藍調音樂,編織進這部以黑人演員為主的電影肌理中。由麥可·B·喬丹分飾雙胞胎兄弟斯莫克與斯塔克領銜主演,這部電影通過融合民間傳說、歷史與音樂傳承,重新定義了此類型片。
「除了吸血鬼典型的嗜血慾望之外,《罪人》更搏動著令人難忘的配樂,」艾瑞克·高曼在他為IGN撰寫的高度好評的《罪人》評論中指出。「當薩米(邁爾斯·卡頓 飾)和藍調傳奇三角洲斯利姆(戴洛依·林多 飾)在兄弟倆的場所演出時,庫格勒將他們的音樂轉化為審視普世人際連結的鏡頭——旋律如何在不自覺的情況下,將跨越世代的社群緊緊相連。」
這部電影巧妙地對比了兩種音樂傳統——非裔美籍藍調與愛爾蘭民謠——作為共享殖民創傷的隱喻。正如高曼所觀察到的,它們的高潮表演將《罪人》定位為「一部接近音樂劇的電影」,並「揭示了聲音如何使其創作者流芳百世。」
在一次獨家專訪中(為清晰起見經過編輯),庫格勒討論了藍調的神話色彩、吸血鬼反派出人意料的深度,以及為何這些關鍵場景成為了電影的骨幹。
IGN:藍調音樂如何定義這個世界的情感景觀?
雷恩·庫格勒:它是對人性——肉體與靈魂——最原始的肯定。傳教士將其妖魔化,但藍調承認了聖歌所遺漏的:慾望、憤怒、苦難。在廉價酒吧裡,人們卸下了在棉花田或教堂中所需佩戴的面具。這裡沒有虛偽——只有未經濾鏡的真實。當一個男人唱著「我一無是處」時,他是在接納自身的每一個缺陷,同時保持他的精神完好無損。
IGN:吸血鬼群體匯聚了多元背景——您的看法是?
庫格勒:雷米克的雙重性讓我著迷。書寫他感覺就像《黑豹》中的齊爾蒙格一樣貼近個人。他顛覆了期望——看著觀眾意識到他的種族觀點翻轉了他們的假設,真是令人興奮。多數吸血鬼電影介紹的是既定的集會;在這裡,我們見證了一位領袖塑造他的部落。
25部必看吸血鬼電影


26張圖片




IGN:兩個音樂場景都非常出色——它們如何為敘事服務?
庫格勒:它們是心跳。愛爾蘭踢踏舞和藍調都作為反抗而出現——僵硬的姿態、編碼的歌詞——都是抵抗的工具。當雷米克,一個不朽的局外人,在1930年代的黑人音樂家身上認出自己?那就是電影的魔力。我希望2025年的觀眾能感受到那種孩童般的驚奇,就像第一次看到《侏羅紀公園》的恐龍一樣。
《罪人》幕後花絮


12張圖片




IGN:廉價酒吧的一鏡到底場景讓人感覺超凡——靈感來自何處?
庫格勒:電影獨特地捕捉了當大師級人物演奏時,那種「房子被震垮」的感覺。我的工作?將文化背景轉化為視覺語言。這些音樂家——被剝奪了基本自由——創造了空間,讓他們的子孫後代有一天能在其中跳舞。那就是永恆。
IGN:愛爾蘭民謠的高潮提供了另一個驚人的對比。
庫格勒:一點沒錯!愛爾蘭民謠用活力掩蓋悲傷——歌唱著食屍鬼,同時敲擊著祖先的創傷。藍調也是如此:透過節奏哀悼。雷米克兩者都聽到了,然後想,這些是我的同胞。那種領悟?那就是我拍電影的原因。